在醫療創新加速演進的今天,製藥公司不再僅憑藉產品線或財報數字來衡量成就。真正的利害關係人——病患,開始要求更多:透明度、可近性,以及真誠的夥伴關係。由 PatientView 發布的《2024/2025 製藥業企業聲譽報告》,提供了一扇窗口,讓我們了解病患團體如何看待並與製藥公司互動。
這份 2024/5 年企業聲譽調查,於 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 期間進行,共收到來自100個國家的2,546個病患團體回覆,創下歷年新高。這反映出病患社群在醫療生態系中日益強大的聲音與影響力。
PatientView 每年針對不同疾病領域與地區的病患團體進行調查,所評估的不是科學數據或利潤,而是公司在「建立病患信任與夥伴關係」上的表現。
知名與信任:並非劃上等號
報告聚焦於兩大指標:認識程度(Familiarity) 與 合作次數(Partnerships)。理論上兩者應成正比,但數據揭示出更複雜的現象。
以輝瑞(Pfizer)為例,不僅在「熟悉度」中高居榜首(1,664 次提及),也是病患團體最常合作的對象(932 次)。羅氏(Roche)與諾華(Novartis)也展現出同樣的雙高表現,證明公司若重視病患參與,不僅獲得知名度,更能贏得信任。
AbbVie 與 Amgen,雖然知名度很高(各自為 1,012 與 790 次提及),但與病人團體被提及的合作表現則未相應。


小公司、大信任:利基市場策略成功
一些規模較小或聚焦於特定疾病領域的公司表現亮眼,例如 Vertex、UCB 與 Servier,雖然在認識度上較低,但合作比例卻相對較高。
這顯示出病患社群更加重視「真誠互動」而非「品牌規模」,即使資源有限,只要投入真實的長期關係建構,就能贏得忠誠度。
製藥公司該如何回應?
這份報告不僅揭示問題,更提供改善方向:
- 投資於真誠的合作關係,而非僅是行銷活動
- 在開發與上市階段,真正傾聽病患聲音
- 推動納入邊緣與罕病病患的參與計畫
- 將「病患信任」納為關鍵績效指標(KPI)
總結
2024年的製藥企業聲譽不是靠誰聲量最大,而是誰聽得最用心。信任與熟悉不再是天賦,而是需透過不斷對話、合作與行動來建立。
未來要在醫療領域成功的製藥公司,必須從產品供應者轉型為真正的病患夥伴。正如這份報告所示:病患正在觀察,也在等待你的回應。
參考資料:
https://www.patient-view.com/corporate-reputation-of-pharma-2024-2025